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医疗服务 > 医疗科普 > 医疗科普 > 正文

夏季高发!急性肾损伤的罪魁祸首,你中招了吗?

发布时间:2023-07-29    阅读量:       来源:


袁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今年6月9日,做完大量重体力活后乏力、食欲差,以为是天气炎热,没有引起重视;4天后,除了持久的乏力,还出现了恶心、呕吐,且尿量减少的症状。袁先生既往有Ⅱ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担心有异常,便前往当地医院检查肾功能,这一查可好,肌酐检测数据飙升到1499umol/L。14日,袁先生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进行肾功能检查,结果是尿素31.47 mmol/L,肌酐1313.8umol/L,查尿常规:白细胞1+,红细胞1+,尿蛋白2+,诊断为急性肾损伤,入住我院肾内科。

入院后,肾内科医护人员为其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术,立即开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辅以补液、护肾及对症治疗。经过治疗,袁先生尿量每日3000-5000ml,动态复查肾功能好转。肾功能肌酐及尿素检测数据变化如下图:

6月19日,做了三次血液透析后,袁先生复查尿素降至正常,24日肌酐也降至94umol/L。由于及时进行治疗,有效缓解了病情,后期无需再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也减轻了家庭负担。

什么是急性肾损伤?

我们常说的急性肾衰竭是旧的称谓,现在称为急性肾损伤(AKI)。

肾脏功能受损,各种废物排出受阻而积聚于体内,严重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最终将会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1、损伤性因素包括脓毒血症、危重疾病状态、循环休克、烧伤、创伤、心脏手术(特别是应用心肺旁路)、非心脏的大手术、肾毒性药物、放射对比剂、植物和动物毒素等。

2、中暑、高龄、女性、慢性肾脏病、慢性肝病、慢性肺疾病、糖尿病、癌症、贫血等患者更加易感。

急性肾损伤(AKI)的分类

多数情况下AKI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大致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3种。

肾前性AKI

肾前性AKI主要与血容量减少,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和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的肾脏灌注不足有关。原因主要包括心功能衰竭、循环血容量不足、肾动脉狭窄等。高温劳作,出汗多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发生肾灌注不足,利尿剂的不恰当使用可加重病情。

尽快补足血容量,改善肾灌注后,氮质潴留情况可很快消失,可逆性很强,故也称为“肾前性氮质血症”(PRA);但若不及时纠正,也可因肾小管缺血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ATN),预后明显恶化。

肾性AKI

肾性AKI是指肾实质损伤导致的AKI,可逆性差,预后也相对更差。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血栓性微血管病、骨髓瘤肾病是其常见的病因。急性肾小管坏死是肾性AKI的最常见形式,几乎达到全部AKI患者的88 %。

肾后性AKI

肾后性AKI通常是由肾盂到尿道任一水平的急性尿路梗阻引发,泌尿道B超、X线平片、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有助于早期判断有无梗阻性肾病发生,一旦梗阻解除,肾功能多可完全恢复。

如何预防急性肾损伤?

1、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锻炼和持续作业,及时补充水分,保持通风,一旦中暑及时降温处理。

2、夏季运动要注意,尽量选择室内运动,按自身身体情况逐渐增加强度和难度,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

3、长期服用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药物(如下图),需定期到医院监测生化指标。

4、避免酗酒,防止意外。

5、避免外伤压迫,如一旦发生压迫,应及时呼救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夏日炎炎,也是急性肾损伤的高发期。如果您出现食欲不佳、尿量减少等类似“中暑”的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