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医疗服务 > 医疗科普 > 医疗科普 > 正文

叮~您有一份健康小知识,请注意查收!

发布时间:2023-07-29    阅读量:       来源:


吃、吃、吃!

就晓得吃!

都说了菜封上保鲜膜再放冰箱

就囊们不长记性啊!

……

是不是突然就感到“母爱”的关怀?

夏季是食品安全问题高发季

作为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

“食源性疾病”受到广泛关注

那么,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顾名思义就是“吃”出来的病。夏日炎热,气温较高,食物极易腐烂变质,各种致病因素经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疾病。《韩非子·五蠹》里也有记载“食果蓏蚌蛤,腥臊恶息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1984年WHO将“食源性疾病”作为正式的专业术语,代替“食物中毒”一词,将其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素使人体患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常见表现?

食源性疾病的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预防食源性疾病应遵循“食品安全五大要点”,“食品安全五大要点”是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发布的,适用于食品加工、餐饮单位,特别是家庭厨房。主要内容如下:

发生食源性疾病怎么办?

如若不小心发生了食源性疾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催吐并就医。用手指或筷子刺激舌根部或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立即送往医院;

2、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供化验使用;

3、发现大量相似症状患者,特别是有共同进餐史者,应及时向当地医院或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