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的7月,进入新的城市,走进新的医院,融入新的团体,虽没有初入社会的懵懂,但仍充满未知的担忧。时隔七年,再次进行入职培训和工作环境流程的熟悉,是对知识的再次巩固,也是对自我的又一次反思提升,这两个月,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初入科室时,因为语言的不同,患者对我充满疏离,让我颇为头疼,而今,已经能听懂大部分患者的倾诉和感谢,也更加明白,只有到患者中去,才有收获,才能拉近和患者的距离。
人事科、护理部、胸外科、甲乳外科都是有爱的集体,领导、同事都对我都关爱有加,在我不熟练的时候引导我,在我有小错误的时候包容我,在我忙碌的时候帮助我......那些友善的举动都将成为一颗颗耀眼的火种,在以后的工作中指引我,温暖我,让我能够走的更稳、更远。
近两个月的时光,熟悉工作流程,完成夜班考核,进行护理查房,准备应急演练,参加责任制整体护理竞赛,迎接院感检查,忙碌且充实。
一句“受益匪浅,获益良多”不足以表达全部感触,唯有今后不忘初心,在护理岗位上更加脚踏实地努力做好自己,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最大化,充实自我,提升自我。
最后再次感谢在潜江市中心医院所遇到的所有老师,戴莉主任、昌子艳主任、杨海红主任、陈莉莉护士长、郭洁老师、彭琳老师等等等等,你们真诚而温柔,友爱而热心,衷心希望你们之后的工作、生活更够更加顺利、幸福。
在艳阳似火的七月,我的学业生涯完美落幕,正式踏上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每一次结束都意味着新的开始,我的学生时代停留在炙热的阳光中,停留在熙攘的大合照里,也停留在签名墙上的最后一笔。而我的职业生涯在紧张的自我介绍中开始,在融洽的知识传递中开始,也在婴儿的啼哭中开始。
当我知道第一个工作的科室是新生儿科时,内心即害怕又期待,害怕突然进入新的环境;害怕在宝宝身上打留置针,但又期待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期待新技术的掌握和熟练。带着忐忑和期许,开始了第一个月的“代理宝妈生活”。
每天面对天使般的宝宝们,刚开始是害怕的,尤其是看到暖箱里,他们小小的骨架拖着皱皱软软发红的皮肤,看似那么脆弱,却又在一根根管道的协助下顽强的生存着,让人不禁动容。随着环境慢慢熟悉,我也有了具体的工作内容,每天给宝宝配奶、喂奶、换尿布、测生命体征和配药等。说起来简洁的操作,做起来却要慎之又慎,关乎到宝宝的每个细节都要清晰明了有迹可循。配奶喂奶要无菌,换尿布洗浴要轻柔,生命体征要精确。工作中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每一个不严谨的小细节,都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连锁的反应,促成不可挽回的过失。而我自知自己做的并不完美,还需磨练。
护理这门学问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不仅要求我们掌握三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每一天都要把热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带在身上,放在心里,实践在临床。我深知,以我现在的能力、经验及阅历离一名合格的护士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会加倍努力弥补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以一颗真诚的心面对每一天!
如今工作已将近一个月了,有过开心有过烦恼。自打去年离开学校,踏上实习的道路开始,无时无刻都在回想着学校的点点滴滴,尽管早就知道大学的时光亦如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在行动和觉悟中分外珍惜这短暂的三年学校生涯,终究无可奈何,只能化作一幕幕连环画印刻在脑海中。
如今短短的两周培训仿佛又回到那个刚刚大一的自己,看着陌生的一切,心中依然充满憧憬,在这里结识了很多新同学新老师,来自五湖四海,但又如同相识很久。恰值立秋,想起了朱熹的“未觉池塘春梦早,阶前梧叶已秋声”。
我在临床工作的过程中并不顺畅,存在诸多问题,好在每位老师都能够不吝赐教,使我能够快速融入。随着渐渐熟悉科室工作流程与制度,自己操作中也不再那么生疏,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护理这一角色。急诊科有着自己独特的流程,有很多是在以前实习过程中没有遇到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虚心学习是我的首要任务,多问多做是我的工作重心。作为外地人,在语言交流方面有着很大困扰,但也心急不得,只能入乡随俗,慢慢调整自己。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在潜医待了有一个多月了,从开始的陌生到如今渐渐地融入这个大集体,我不禁有些感叹。
7月1日是我们报到的日子,在那一天我见到了很多和我即将一起共事的同事们,也遇见了咱们潜医的一些护理前辈,大家给我的印象都是比较和蔼,好相处的。
后面开始我们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岗前培训,说实话我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对这个岗前培训是极度排斥与害怕的,因为我自己对自己的护理操作水平并没有 太大的信心的。记得老师在讲无菌技术的时候,我就 尤其的感到无助,因为我自己在平日的练习中就常常 有污染无菌物品的情况发生,并且在这次的培训中我 也发现自己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认为我自己不能 气馁,更不能懈怠,我必须摆正自己的身份,我是一 名新护士,不再是护生了,我们身上肩负着护理好病 人的重任。于是我开始进行了反思,我认为自己存在以下几点:首先是无菌观念不足,其次是对每项操作不熟练,最后因为自己的一些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而反复犯错。同时我与小伙伴进行了沟通,我发现自己之所以有这些问题的存在,还是说明理论知识不扎实,加之练习过少。于是我在培训之余仔细翻看教科书,在大家休息的时候进行操作的演练,同时让小伙伴观摩, 每操作一遍我都会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与分析。这样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技能确实有了一定的提升。我决定我也要采取这样的模式去练习其他护理技能。
培训期间除了护理技能的训练,我也同很多小伙伴有了很多接触与沟通,我认为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情,我们开始分享自己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更会一起出去玩,认识各位新同事我真的很开心。
也许是与各位小伙伴们相处的太开心,在培训结业即将进入各自临床规培的科室之际,我竟有些伤感, 感叹大家要去不同的科室,交集会因此变少。
但是我的顾虑很快就打消了,首先我来的胸外科同样是一个很有趣的科室,有着有趣的人;其次我在微信上还会同各位新同事进行沟通,一起出去找好吃的。于是我开始渐渐适应了规培的日子,并且在胸外科也很快的和各位医生主任和护理前辈们打成一片。
临床工作上是需要医生与护士密切配合的,在胸外科我就感觉到了这样一个集体力量的存在。护士通过密切观察患者腹胀,伤口异常等等情况发生的话都 会第一时间和医生进行沟通从而展开一些处理。而医生也会与护士一起对某个患者就病情来进行一些合理的指导。这种集体的力量体现在早上交班时大家的沟通交流,更体现在病人的每一项治疗护理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在胸外科,我们医护经常一起吃饭,一起讨论一些好玩的事情。护士长,主任,各位医生护士老师们,都对我这个晚辈非常的照顾。
在胸外科,需要学习的东西也是非常的,如何做好每天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如何观察肋骨骨折病人的 病情变化,如何帮助肺部手术的病人尽早恢复肺功能等等这都是需要我慢慢掌握的。很幸运的是,我有一个非常负责细心的老师,每天会教我很多东西,并且在工作之余还对我进行指导。护士长也对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来帮助我掌握胸外科的护理知识。同时其他老师更是在工作的每个节点来对我进行指导与教授。我很感谢他们,同时我也很开心自己经过这近 一个月的时间对胸外科的护理工作有了一套自己的并且合规的护理体系。但是我知道我需要掌握的还有很多,我不能骄傲,更不能懈怠,须得多加学习,相信总有一天自己能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护理精英,为潜医的护理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我会加油努力的!
自从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岗前培训之后,我们就正式步入了临床,从一个护生转变成一个护士,说真的还有点不太习惯。到临床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南丁格尔在《护士札记》中写道: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冷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
转眼来到妇科已经有了一个月了,从最初对科室不熟悉,到后来的逐渐适应,我感受到每份工作都来之不易以及弥足珍贵,工作是很累,但是却从中收获到了许多,护理角色的突然转变让我确实是十分不适应,还是总想着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没有想过自己以后要单独倒班,单独面对。
每天上班都是顶着压力和期望,一方面希望自己能早日胜任这份工作,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但同时也害怕自己不能够立刻上手,适应力没有那么强,每次做事情效率太低,总喜欢丢三落四,事情稍微有点急,就自乱阵脚了。后来我开始总结自己每天的不足,反思自己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慢慢的,我找到了规律,找到了方法,工作开始步入了正轨,做事也开始得心应手,只是目前自己的能力还是有很多不足,需要通过学习来进行填补。学习是无止境的,作为一名护士,我们不仅要有基本的技能和工作能力,还要认真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经验都是通过长期的积累累积下来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以看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护理工作最好的诠释可能就是: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护理事业任重而道远,但是热爱护理之心是永不变的。希望每一天的努力终会收获满满硕果,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