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医疗服务 > 医疗科普 > 医疗科普 > 正文

9枚子宫肌瘤?潜江市中心医院微创“一网打尽”

发布时间:2025-04-19    阅读量:       来源:妇科


近日,潜江市中心医院妇科团队为一名37岁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微创手术,一次性剔除子宫内9个肌瘤并保留子宫功能,助力患者重获健康。

37岁患者蔡某(化名)因尿频近半年,来到潜江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经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最大者直径达7厘米,子宫大小约15×12cm(如孕4月+大小)。考虑到患者年龄且可能有生育需求,妇科团队经多学科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为患者最终制定了“腹腔镜子宫浆膜下及肌壁间平滑肌瘤剔除术+宫腔镜子宫粘膜下平滑肌瘤电切术”手术方案。手术历时约2小时,共剔除9个肌瘤并切除宫腔内多个肌瘤样肿物,术前宫腔深度为15cm,术后宫腔深度为11cm,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诊断一致。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科学解读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可生长在子宫肌壁间、黏膜下或浆膜下。多数人没有明显不适,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多见于30~50岁的育龄期女性。虽然名字带“瘤”,但99%以上为良性。

出现症状需警惕

虽然子宫肌瘤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证实其与女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多数肌瘤在绝经后因激素水平下降逐渐萎缩。但出现以下表现,建议及时就诊:

1. 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等。

2. 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向前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甚至排尿困难;子宫肌瘤向后压迫直肠,可产生腹部坠胀感,引起便秘。

3.生育影响:如果子宫肌瘤发生在特殊的部位,如粘膜下肌瘤、宫颈管肌瘤,会对生育期女性造成不孕不育及流产

打破误区,科学认知

❌ “肌瘤一定会癌变”

✅ 子宫肌瘤恶变率极低(<0.5%),无需过度恐慌,但需定期随访排除其他病变。

❌ “必须切除子宫”

✅ 绝大多数患者可通过保留子宫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控制病情,尤其有生育需求者应谨慎选择。

❌ “偏方调理即可”

✅ 切勿轻信广告宣传,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预防与日常管理

1.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不要过量摄入糖及脂肪,适当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豆类,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等,保持合适体重,控制BMI在1823.9之间。

2.避免滥用雌激素

子宫肌瘤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密切关系,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摄入过多外源性雌激素食物及含有雌激素的药物

3. 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积极锻炼身体,注意情绪调节,长期的焦虑、抑郁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保持心情愉悦,保持乐观心态也是预防子宫肌瘤发生的办法。

4. 定期体检

建议育龄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

总的来说,子宫肌瘤的治疗强调“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病情、生育计划、治疗年龄、预期效果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如果您正在被相关症状困扰,或希望获得个体化诊疗建议,欢迎您前往潜江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咨询,让我们携手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