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重管理年的启动
肥胖和超重问题也日益突出
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
经常有患者拿着检验报告疑问
我这么瘦,也会高血脂?
是不是误诊呀?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吧!
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即血液中脂质(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主要特征是血液里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超标,还常伴随“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沉积在血管)升高,以及“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责清理血管垃圾)减少的情况。虽然患者平时可能感觉不到明显症状,但长期存在会增加血管堵塞风险。
高脂血症的成因与危害
高脂血症的发生与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等都是其危险因素。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高脂血症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高脂血症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高脂血症还可能引发胰腺炎、脂肪肝等疾病。
常见误区
1.吃素就能降血脂:错误。血脂主要由肝脏合成,过度素食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反而不利健康。正确做法是均衡摄入优质蛋白(瘦肉、鸡蛋)和膳食纤维。
2.血脂正常后停药:错误。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擅自停药可能反弹。正确做法是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如何预防高脂血症
1.健康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脂肪的肉类(如鸡肉、鱼肉),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杂豆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坚持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脂质的消耗,保持体重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内。
3.戒烟限酒
吸烟和酗酒都会升高血脂水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4.定期检查
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每5年检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检测一次血脂,通过检测血脂水平,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高脂血症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关键在于早发现、科学干预,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若还有疑问,欢迎您前往潜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进行咨询。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