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医疗服务 > 医疗科普 > 医疗科普 > 正文

术后恶心呕吐不可怕,这些小妙招帮你轻松搞定!

发布时间:2024-11-15    阅读量:       来源:甲状腺乳腺外科


“要准备柠檬和生姜做什么呀?”

预约了第二天甲状腺手术的李阿姨好奇地看着护士手里的宣教单。

护士笑着解释:“这是术后预防恶心呕吐要用的东西。”

李阿姨一脸疑惑,听过晕车,没想到还有“晕手术”?不用药物,而用食材防止术后呕吐,是不是有点太神奇了?

护士看出了李阿姨的困惑,耐心地为她讲解:“柠檬清新的香味能帮大忙呢,生姜沫敷肚脐也是个有效的物理疗法。”

经过护士的解答,李阿姨才明白,原来预防术后恶心呕吐还有这么多小妙招。

什么是术后恶心呕吐?

有些患者做完手术后有恶心呕吐的症状,通常发生在术后的1~2天。这可能是手术刺激到了呕吐中枢或阻碍了某些神经通路的传导,从而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复杂生理现象。

术后恶心呕吐有哪些危害?

恶心呕吐除了带给患者严重的不适,还可能会引起伤口裂开、出血、电解质紊乱以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长和再入院的风险。

如何应对术后恶心呕吐?

1术前评估

根据美国最新的PONV防治指南,患者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麻醉医生会根据不同人群和手术类型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针对性地调整麻醉方案。例如减少术中吸入性麻醉药的使用,改为静脉麻醉;使用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研究显示,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术中给予患者充足的液体补充,术后尽可能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来镇痛等等。

2药物干预

女性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3倍,3岁以上的幼儿和50岁以下的成年人群发生率相对其他年龄较高。针对这些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医生一般会在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通常是2~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镇吐药联合使用。

3非药物干预

穴位刺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胃肠功能状态。如针灸、电针、耳针等,还有无创刺激如穴位按压、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艾灸等;

芳香疗法:利用生姜、薄荷、薰衣草等精油的香气来舒缓神经,缓解恶心呕吐;

假饲疗法:通过模仿进食动作,如咀嚼口香糖,来促进消化道激素的分泌,增加迷走神经的传入冲动,进而促进胃肠蠕动,缓解术后恶心呕吐;

补充碳水化合物:术前适度静脉补液,补充碳水化合物,可以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这可能与碳水化合物能够改善肠道血液灌注与血液再分布有关;

调整吸氧流量:提高术后吸氧流量可以改善组织供氧,减轻因手术导致的高碳酸血症,有利于术后恶心呕吐的缓解;

控制通气压力:在麻醉过程中,控制通气压力可以减少胃肠积气,从而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其他方法:如音乐疗法、放松训练及按摩等能够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术后不适感。

潜江市中心医院医护团队持续努力,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科学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致力于让所有患者在安心舒适的感觉中恢复健康,提高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