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了解过患者的感受吗?
如果是你,会怎么样?
为了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近日,我院护理部组织开展了“让我更懂您”角色互换体验活动。通过转变角色,感患者之所感,想患者之所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心、贴心、暖心的护理服务。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聆听护士们亲身体验的感受吧!
骨外科Ⅰ
长腿支具固定——张敏
“今天,我体验了长腿支具固定,但没过多久我就躺不住了,总觉得腿部皮肤发热发痒,患肢也受到了限制明显感到不适,日常如厕和翻身也变得极为困难,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后续为患者护理时,将更加关注患者的情绪和需求,积极与他们沟通,让患者感到更多的舒适和关怀。”
术前宣教——钟雅文
“作为一名术前患者,听着护士宣讲注意事项,我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了手术前的紧张和焦虑,害怕手术后的疼痛,害怕手术会不会失败和对手术室的恐惧!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需要更加体谅关爱患者,真正做到护理有温度。”
重症医学科
保护性约束——黄海峰
“保护性约束主要用于预防患者发生坠床、躁动、拔管等行为。今天我尝试扮演被约束的患者,初时觉得颇为新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监护仪器的滴滴声和灯光的刺激逐渐让我感到烦躁不安,深刻体会到了病人的真实感受。这次体验让我认识到,在为患者施加约束时,调节约束带的松紧度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关心患者的感受,以缓解他们的烦躁与不安。”
雾化吸入——张峰
“护士在操作前未进行充分的术前指导,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氧流量设置得过大。我戴上雾化装置仅五分钟,便感到呼吸呛咳和憋闷,整个治疗过程极为难受。所以操作前为患者做好心理建设,调节大小合宜的氧流量非常重要。”
机械排痰——何董军
“以前总觉得这个排痰仪应该是很舒服的,但亲身体验后才发现,若频率和压力调节不当,竟会导致呼吸困难、心慌,甚至胸部有挤压的压迫感。持续震动一段时间后,我还出现了头晕和耳鸣的症状。今后,将为患者精细调节震动频率和压力,时刻关注患者的感受。”
泌尿外科
心电监护——彭升敏
“做为‘病人’真正的躺在病床上,听到监护仪的声音,还是会感到莫名的紧张,报警声想起时,总想看看是否出现了什么异常。另外,未按照规范流程扣电极片时真的很痛。在以后的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多关注患者感受。使用卡扣式心电监护仪时,一定要按照操作流程先扣好电极片再往身上贴,这样会减少疼痛感。”
排石床——严叶子
“刚躺下腰部由于悬空而感觉疼痛。当体位调整为头低足高时,我立即感到恶心、头晕,甚至有呕吐的冲动,随着设备的启动,这种不适感愈发强烈,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停止了体验。经过体验,我深刻意识到,在为病人进行排石治疗时,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比如增加体位枕头等辅助设备,以提升病人的舒适度。”
测血糖——段珊珊
“听糖尿病患者说测血糖的时候特别怕针,今天我也体验了一次指尖测血糖。针头靠近时,我心里也忍不住打哆嗦,扎进去的时候真的是巨疼。我就想真正监测血糖的患者一天就要扎六七次,有没有什么减轻疼痛的方法呢?认真查阅资料,发现扎指腹侧面离指甲较近的地方,可减轻疼痛。”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通过此次“让我更懂您”角色互换体验活动,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护理工作不仅仅是遵循标准和流程,更重要的是站在患者的角度,用心理解他们,用爱关怀他们,让护理工作充满人文关怀,让护理工作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