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护理园地 > 叙事护理 > 正文

【爱在左 同情在右】━人文护理专栏(四)

发布时间:2019-07-09    阅读量:       来源:护理部


爱在左 同情在右

从事护理工作二十余年,历经了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优质护理等工作理念和模式的转变。事实上医学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学科,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最高尚的技术,而医务工作者是最富人情味的职业,“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只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医学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却是“物质淹没了人性,科技代替了人文”。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医学强烈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病人来医院就医,正处于生命中脆弱的时刻。此时此刻,病人最渴求的就是人性的温暖,而最能赢得病人心的就是人文关怀。我自认为人性化服务就是在于用心服务,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患者感到是要发自内心的的呵护,真正实现:用心倾听、耐心解答、精心护理、细心照顾、热心服务、衷心祝福。很荣幸能与大家分享我护理工作的感受。

首先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我们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倡主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就是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注重三前服务,护士应走在患者呼叫之前,想在患者需要之前,做在患者开口之前。如实际工作中看到行动不变的患者主动提供代步工具,并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然后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其次,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包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娴熟的护理技术是取得病人的信任,建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再好的态度也会造成患者对我们的质疑和不满意,因而,技术是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石。熟练的操作技术可以很容易让患者信赖,其相反就很容易造成患者对护士的及其不满。例如:在工作中,会遇到由于输液过程中没有一针见血,造成患者二次疼痛,直接造成患者对护理质量的不满意。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时候,患者会提出诸多问题,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正确的回答出患者想要知道的答案,才能使护士充分的得到患者的肯定,这些都是患者满意的前提。

强化职业素质,加强自身人文修养.。职业素质是决定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南丁格尔说过:“护士起其实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不仅是对我们职业形象的赞美,同时也是对我们职业素质的要求。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除了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加强我们自身的人文修养,将端庄的仪表,美好的语言,得体的行为,精湛的技术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的真诚和关爱。

对刚新入院的患者,护士端庄温和的形象,带着微笑的问候,能缓解患者刚到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使用患者乐于接受的称呼,能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消除陌生感;早晨交接班时,一声亲切的问候,能让患者感到温暖;护理过程中使用体贴关心的语气,能使患者对护士和护理工作产生认同感;对手术或疼痛的患者,亲切真挚的安慰能减轻患者的苦痛;对患者的提问耐心倾听,用合理的解释能获得患者的理解;对情绪低落的患者,用适当的疏导和鼓励,能激发患者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仔细想来,这一幕幕情景,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旁,它使得护患关系和谐融洽,人性的光芒在其中熠熠生辉。

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护理因为融入了人文关怀,其内涵才丰富和深刻,而护理工作因融入了人文关怀才显得伟大和高尚,并被人们所称颂。去试着关心了解每一个患者,我相信我们的护理工作会更加复杂,工作量也会更大,我们可能会更累,但是患者满意了,不再抱怨了,我们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我相信大家还是愿意这样“痛并快乐着”。

最后我想以冰心老人的话与大家共勉: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着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急诊科 王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