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护理园地 > 叙事护理 > 正文

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同死神较量,救死扶伤

发布时间:2018-05-16    阅读量:       来源:ICU 许玉青


护士被称作天使的职业,它需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以及耐心,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了解诊疗护理常规,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强的亲和力、沟通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在生命的单程列车上,有那么一群人怀揣着非凡的爱,做着平凡的事,使得人生旅程的终点得以延伸。我在ICU工作快两年了,一提到ICU,知道的人们脑海立刻就会浮现,机器冰冷的滴滴声,护士繁忙身影,感觉气氛都是很压抑的。但是我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压抑,而且我觉得ICU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非常棒的,看着我们护理人员忙碌的身影,让我想到了看过的一段话,我颇有感触,“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段话我觉得写得特别好,在每天的工作中,真正让我对这段话有了一种由心而发的感悟。促进康复、增进健康、减轻痛苦不再是教条的口号,这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把责任放在首位,把仁爱留给病人,把慎独融入行为,竭力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所以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这每日紧张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时刻学习的使命,护理部推荐我们读一本叫《临床护士日记》的书,读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也融入其中,学到很多知识,读完后明白一个道理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突破来源于总结,《临床护士日记》告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努力做这样一个“有心人”,用心去记录、分析、讨论我们遇到的每一个有意义的案例,从错误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做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

这本书中都是一些心得与经验。比如这本书中的一篇例子名字叫“一次有准备的抢救”,经过是一个护士轮到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的一个夜班,接班后一位86岁的老年患者引起她的注意,精神极软,半卧位,呼吸较浅促,喉咙发出奇怪的声音,8L/min鼻塞给氧下,监护仪显示SpO295﹪~96﹪。可能刚从ICU轮转出来,之前一直与重病人打交道,心里总预感这个病人晚上会出就绪后就重点关注这个病人,夜里4点果然她的预感是对的,这个病人的氧饱和度突然很快下降至84﹪,立即上去呼之不应,她想难到是痰液堵塞或舌根后坠或二氧化碳潴留?之后她赶紧放平床头,开放患者气管并经鼻下气管吸痰,痰液中等量,吸完后患者氧饱和度为88﹪,于是赶紧报告主任并同时做血气分析,通知患者家属。主任出来以后,血气分析结果也已经出来,PaO250mmHg,准备插管!在主任与家属谈话签字的功夫,立即把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的物品,呼吸机全部准备就绪。之后便默契地配合主任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但因患者声门下梗阻,插管无法插入,这时天差不多亮了,便联系五官科行气管切开手术。事后她得到了主任的赞赏。

从这事我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患者很少突然病情变化,而往往是我们突然发现病情变化了。得到的经验是:①患者喉咙发出异样的声音,应该引起重视和关注;②护理患者时应有预见意识,事先将所有可能用到的抢救设备置于紧急备用状态;③对极可能出现的紧急突发事件的流程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临危不乱,提高抢救成功率。而这整本书让我懂得了以后我在临床上工作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仔细仔细再仔细,还有学会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提高康复率。

在我们ICU一个与死神较量的地方,每天都在天不间断的监护,时不时的抢救、CPR,满眼见到的是浑身插满管道,接着大大小小仪器的病人,每天一进科室,就感觉精神高度紧张,观察瞳孔神志、吸痰、看监护数据、翻身、擦洗、叩背、喂饭、协助病人大小便。这个病人血压不稳定,注意调整多巴胺,翻身要注意观察,避免血压波动太大;这个病人才做的手术,注意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注意每小时尿量;这个病人呼吸机给氧浓度现在是什么,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情况等等,我们每天也在观察着,但我们没有去思考,同样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书中作者可以想到为女性患者做个简易尿壶,来减轻女性卧床病人小便时候的痛苦,为腰椎骨折的病人做一个侧卧便器,既方便了病人,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首先,要学会观察,才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当然,想做好一名合格的护士,还需要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快速的反应、麻利的动作,这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

通过对《临床护士日记》的阅读,交流和分享,我觉得收获丰富,在深深感慨于其他护理工作者先进的护理思想的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希望能学习他人的经验,让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