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已在急诊护理岗位上工作两年有余。护理工作忙碌而琐碎,而且有频繁的夜班、颠倒的生物钟、节假日无休、职业压力等等困扰日常生活,个中滋味,我想护理兄弟姐妹们感受颇多!在护理中作中,我经常扪心自问,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条条框框越来越多, 可为什么现在的病人却越来越难“伺候”?护患矛盾越来越尖锐?试问在这种心境下,护理又谈何发展呢? 最近在院领导、科护士长的推荐下读了张中南教授所著之《唤醒护理》,感概良多、震撼非常,它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前护理的现状缺陷, 分析了其原因, 提出时代呼唤人本位整体护理, 给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流程, 让我明白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也能够理解病人不满的原因。
护理事业是伟大的,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道路却是不平坦的。诚然,护理工作处于今时今日之处境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有些原因是我们所无力改变的。要想改善并达到理想化的程度或许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在如此现状下, 一味抱怨和消沉也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择, 我想我们自己还是可以做些什么去有所改变的。
首先要转变我们的护理观念。护理工作不是简单的执行医嘱、打针、发药、输液等。《唤醒护理》告诉我们:护理实质是专业的照护,焦点是判断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并要观察病人身心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护理去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可以通过护理为病人带来舒适感、安心感、被关怀感。我们还可以通过护理,为医院带来社会效益, 最终也将为我们自己带来收益。所以我想我们都应该转变我们的护理理念。从细节做起,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主动服务为感动服务。虽然现在大量的治疗花费了我们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 我们分身乏术,但我们还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的为病人做些什么。在治疗操作的时候,顺带多和病人沟通,细心地多观察病人,做好医生的助手。
其次,我们要站在病人的角度进行护理,以病人需求为导向, 多为病人想一想,多为病人做一做,唤醒我们的责任心,唤醒我们的职业,唤醒我们与病人之间的真情,也许护患关系就会更和谐了。有时,我们的一个微笑,几句亲切的话语,细心的环境介绍都能拉近患者与我们的距离,与病人有效的沟通让病人了解我们,使病人产生信任,也将自己融于病人之中。
随着工作年限的不断增加,我的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总觉得看待事情却越来越麻木了。病人在救护车上一般都会把所有的担心,疑惑,恐惧全部化成问题,一一询问我们,我只会给他们说,等到医院再详细检查,却没有体谅病人的心情。确实,我们只是把病人当成一种病,总是习惯性的关注疾病本身,而没有关注每一个病人的思想活动,是“病本位”的思想在腐蚀着我们,或许我们跟病人和家属多几句安慰,几句讲解,他们的恐惧和不安都会减轻许多。
风里来,雨里去,带着一身的尘埃,作为一名急救护士,曾几何时,我也会暗自神伤,偷偷哭泣,因为病人的谩骂羞辱,因为家属的误解和各种不冷静下的种种过激行为而痛苦;曾几何时,我也会心灰意冷,情绪低落,因为一夜的忙碌,一天的辛劳被一次次的语言暴力伤的体无完肤;曾几何时,我也会心生安慰和感动,因为病人的一句感谢,家属的一句“辛苦了”。
往后的日子里,我将谨记南丁格尔誓言,继续并且永远与病人的生命同行,让病人因我们的护理而减少痛苦,因我们的健康指导而有所收获,因我们的安慰而点燃生命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