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的新护士,每天清晨暂别温馨的家庭,换上白色的护士服,便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医护人员对患者细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健康寄托给医生,和谐需要信任,在短暂的工作生涯中,我有幸在潜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体会到了这种相互之间信任的和谐。
2013年春夏之交,天气乍暖还寒时,心内科收治了一名冠心病、慢阻肺的老爷爷,由于疾病缠身,爷爷行动不便,长期卧床不起。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需要全体护理工作者的努力和关心。从一开始的每天询问身体情况,及时翻身观察皮肤,到后来陪同家属推爷爷到走廊上晒太阳,这些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意外地收到了家属的感激。在爷爷住院的七个月里,我会在爷爷床边询问日常饮食,尽管由于病情,爷爷已经不能完整地说出一句话,但他每次见我出入病房,仍是会慢慢抬起手来,向我挥手,咿咿呀呀地说出断断续续地话语,在那时,我便深深体会到了相互信任的感觉。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清晨,当我如往常一般上班时,得知爷爷已于昨夜去世,我忍住悲伤来到病房,看到爷爷的家属围在病床前,脸上一片凄哀之色,而爷爷每次看到我都会跟随的目光也不再睁开,想到七个多月来与爷爷相处的一点一滴,忍不住悲从中来。爷爷的老伴看到了病房之外嚎啕大哭的我,抱住我说:“爷爷走的时候很安详,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在奶奶的劝慰下,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回护士站后,一位护士看我红红的眼圈,问我是不是哭过,我忍不住说出了对爷爷的不舍,这让另一位也长期照顾爷爷的护士同样感怀,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七个月的护理工作,我们不仅仅是将爷爷看作病人,而是亲人一般地对待。后来有其他病患问我跟爷爷的关系,问他是不是我的亲爷爷,我说:“虽然不是亲爷爷,但在这么久的照料下,也如亲爷爷一般了”。爷爷去世后的一个星期,家属前来科室表达感谢,当时觉得只要用真心地对待别人,别人一定能够感受到,也会全心全意地表达感激,这是我在心内科感受到护患关系和谐融洽的最重要的一堂课。
人们都说“老小孩”,是指人越老,心态越像小孩。心内科同样有一位87岁高龄的“老小孩”。每次去病房打招呼,张爷爷都假装爱理不理的偏过头,我便对他笑,他会说:“不准笑”。然后掏出一把枣子或糖果给我,我如果推辞,他便会说:“那我生气啰!”只好笑着接受。大年初一,爷爷家里还没有送饭来,科室煮了稀饭,热了各自带来的菜,我跟同事说爷爷可能还没有吃饭,护士长立即让我端了一碗饭菜送到张爷爷病床前,爷爷百般推辞不肯接受,我劝慰道:“过年一定要吃饺子哟!”这才勉强松口尝了一个我家里人给我送饭时端来的饺子。张爷爷生日那天,家人给他送来了一个大大的蛋糕。我将蛋糕端到了张爷爷手上,为他戴上了寿星帽。张爷爷不肯吃蛋糕,我便像喂小孩一样哄他“就一口,一口,啊......”要不怎么说“老小孩”呢,刚一口,他便故意虎着脸说“我不吃了,太甜了。”但是从他的笑容中,我仍然感受到了他的信任,我们相互之间的信任。
在心内科短暂的工作经历中,我感受到了无数个这样和谐的瞬间,有拿锦旗送到科室感谢医护人员的病患;有举着相机一定要拍下护士留作纪念的病友;有看到护士因熬夜长痘痘而表示关切的友好家属。有一天病房交班,一位病友家属见我脸上长痘痘,便说要帮我拿皮肤医院治痘痘的药,一开始我并未将这个事放在心上,因为护士那么多,家属也不一定会认出我来。可谁曾想到,几天之后,家属提来了药,一定坚持交到我手上,并在药盒上详细注明了用法,接过那沉甸甸的药,我觉得更重的是我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不断沟通的心,听着家属详细地讲解药物的作用与用法,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医患之间的和谐之美。
这个世界需要爱,医患之间需要的是理解和沟通,沟通从心开始,沟通从行开始,付出我们的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心内科让我学习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