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三胎政策的开放,大于35岁的高龄孕产妇越来越多。由于高龄孕产妇身体的各项机能均有所下降,所以出现妊娠风险的概率相对年轻孕产妇会更高。
什么?不仅找工作卡年龄,连生娃都卡年龄?30岁还没结婚,国家能给发对象吗?
其实也不用太过焦虑。随着个人健康素养和医疗水平的提升,35岁并非绝对的分水岭,做好健康管理,即便40岁孕育健康的宝宝也是没有问题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份高龄孕产妇从孕前到产后的全过程指南,记得做好笔记,转发收藏哦!
孕前
由于高龄妊娠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合并症、胎儿异常的风险增加,且产后恢复慢,所以怀孕前最好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并做好处理。
体格检查: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妊娠前体质指数(BMI);
常规妇科检查:排除妇科疾病,必要时给予治疗;
辅助检查:子宫颈细胞学检查(1年内未查者);针对基础疾病的检查(高血压、心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进行遗传咨询:既往有遗传病家族史、畸形儿分娩史、夫妇之一有染色体异常的高龄妇女应进行妊娠前遗传咨询,以评估是否可以生育、是否继续妊娠等。
孕前还要做好这些健康管理:
1、尽量将妊娠前BMI控制在18.5~23.9。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²(m);
2、评估基础疾病情况,掌握用药指征,更换可能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孕早期
孕早期应在正规医疗机构建立孕妇保健手册,遵医嘱定期产检。高龄孕妇早期流产率相对较高,要重视妊娠早期的症状,如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还应检测空腹血糖水平,注意血压、肝肾功能情况等。
高龄孕妈妈应当基于定期评估的BMI指数,前往医院接受个体化指导,合理安排饮食、运动,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
孕中晚期
孕中期胎儿畸形的筛查:妊娠中期是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结构畸形的重要时期,应严格进行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高龄孕妇首选侵入性产前诊断,拒绝行侵入性产前诊断或有禁忌证的孕妇,可考虑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但此方法有局限性。B超筛查建议在妊娠20~24周及28~32周进行;必要时行MRI检查或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基因检测。
加强监测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龄孕妇更应加强管理。注意孕妇的血压、自觉症状和蛋白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口服糖耐量试验:对妊娠早期空腹血糖水平正常的孕妇,妊娠满24周后应尽早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若发现血糖异常情况,可及早诊断与管理。
分娩方式的评估与时机:高龄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对有强烈剖宫产术分娩意愿的高龄孕妇可酌情放宽剖宫产术的指征。既往有剖宫产史的高龄孕妇,有阴道试产意愿者经评估具备阴道试产条件时,充分告知风险并知情选择后,可阴道试产。建议年龄≥40岁的高龄孕妇在妊娠39-40周终止妊娠。
分娩期
高龄孕妇要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只要产力、产道、孕妇状态、胎儿情况都没有问题,是完全可以顺产的。产程中及时进行能量补充,建议少量、多次半流食。推荐分娩镇痛。
产后
高龄产妇产后护理首先要警惕产后出血,确保及时监测和处理。同时,推荐母乳喂养及产后康复,特别是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心理层面,要树立良好心态,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确保产妇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享受健康、幸福的母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