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渐行渐远,生活慢慢步入正轨,
在这个假期里,少不了亲朋聚会,
把酒言欢,大鱼大肉吃下来,
过完春节,胖若两人。
没有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
是否已经影响了我们的健康?
特别是对于患有“三高”的病友来说,
节后健康,更不容忽视。
人们常说的“三高”是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它们就像是“隐形的杀手”,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大多没有没有明显的不适,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危害的不仅仅是心血管系统,还有肾脏、大脑等。那么病友们日常吃药治疗,注意规律生活饮食,做完这些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当然不是了。敲黑板!重点来了,还有不能忽视的一点,那就是定期体检!
体检是发现隐匿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除了基础体检项目外,针对“三高”人群,以下几种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别划走,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血管超声
“三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三种疾病就像难兄难弟,任意一个升高都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继而进一步刺激心血管疾病的发展,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得了“三高”就务必关注血管健康,体检时要重视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它是评价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不仅可以显示出颈部的血管是否出现了斑块,确定斑块的具体位置和大小,还可以了解颈部动脉的血管是否有增厚、狭窄的现象。
二、心脏检查
“三高”对心脏的危害不仅仅是诱发冠心病,根据临床研究显示,“三高”患者罹患心房颤动的几率较一般人高1.42倍,脑卒中是房颤最大的危害之一。
另外,“三高”患者患主动脉瓣疾病的几率比正常人高,而主动脉瓣疾病的典型症状是心衰。
心电图可以检查心脏电传导是否有异常,有需要的还可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脏彩超可以发现心脏结构、心脏舒张收缩功能情况是否有异常,帮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三、尿蛋白测定
“三高”人群出现肾功能受损的风险也比健康人群要高。
这是因为长期持续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肾动脉硬化等;长期高血糖会使血液中的糖基化成分增加,继而增加肾脏内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形成蛋白尿,甚至肾功能减退;而高血脂会导致肾脏的血管狭窄、供血不足、渗透压增高,进而诱发肾损伤。
所以“三高”人群在体检时,除了抽血检查肾功能以外,微量尿蛋白检查也不容忽视!
四、甲状腺检查
甲状腺检查,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和甲状腺超声检查。
德国一项研究表明,Ⅰ型糖尿病患者甲亢发病率显著增加,且Ⅰ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脂紊乱、高血压风险增加。
在我国,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甲减的患病率约为6.8%。高血脂也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诱发甲状腺疾病。“三高”和甲状腺疾病关系密切,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三高”人群也需要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尤其是出现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异常症状时,更要及时去检查。
五、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主要用于排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脑梗塞等。
近年来人们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很大关系,是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将来会成为继“三高”后的“第四高”。
但仅这一项检查不能完全确诊或排除上述疾病,需要联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脑部CT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三高”也开始慢慢趋向于年轻人,而久拖不治酿成大病后,拼命赚到的钱在治疗费用面前可能只是杯水车薪……每年至少做一次体检,是预防疾病最有性价比的方式。这招保命秘笈,咱们就介绍到这,赶快动动手指,转发给你关心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