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医疗服务 > 医疗科普 > 医疗科普 > 正文

全国自救互救日|掌握急救“白金十分钟” ——我院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科普公益活动

发布时间:2022-10-10    阅读量:       来源:


2022年10月10日是第13个全国自救互救日。为提高市民防灾避险意识,加强急救处置能力,10日上午,我院急诊科团队一行十余人在科主任张缘园、护士长钱义红带领下于南门河广场开展了以“急救白金十分钟”为主题的公益科普活动,为广大市民朋友宣讲急救知识、普及急救技能。

告别了连日的低温和阴雨绵绵,今天风日晴和人意好。活动现场,急诊科副主任刘联平、主管护师王爱红分别向大家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儿童异物窒息可采用的倒扣法等操作方法。精彩、专业、通俗易懂的讲解陆续吸引了许多市民朋友驻足观看和讨论,大家对急救知识学习的兴致十分高涨。

急诊科主任张缘园向大家介绍,一旦遇到心脏、呼吸骤停的病人,一定要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在4分钟以内实行了正确的心肺复苏,50%以上的患者能够抢救成功;如果超过10分钟,仍然没有采取有效的心肺复苏,那么患者存活下来的希望将会十分渺茫。张主任还在现场向大家演示心肺复苏方法并手把手的教来往群众做心肺复苏,现场活动氛围浓厚,人们对我院开展的急救知识科普公益活动赞不绝口。

本次活动共计发放急救知识宣传册700余份,直接普及教育300余人次。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把握白金十分钟,拯救的便是一条生命。目前,我国的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不到1%,可以说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工作是迫在眉睫。接下来,我院将一如既往地开展急救科普推广工作,为国家的急救、救援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和探索,为人民生命安全提供强大保障。

心肺复苏的步骤:

1、胸外按压:首先要确定患者确实已经处于心跳、呼吸骤停的状态,不能盲目地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心肺复苏的按压位置通常是在两乳头连线的中间,一般为胸骨中下1/3的交界处。按压时,双膝跪在患者右侧,双臂要伸直,每一次按压的力度要使胸廓下陷5-6cm,才能使胸廓完全回弹。每分钟按压至少100-120次,且按压的频率不能减少;

2、人工呼吸:通常人工呼吸和按压的比率是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开放患者的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的下颌,用嘴包住患者的嘴,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力向患者的口内吹气,直到胸廓抬起;

3、吹气后将患者的鼻子松开,如此进行5个循环,期间按压的力度需要均匀而不能减弱;

4、为了保证按压有效,要求持续按压2分钟,然后评估此次抢救对患者是否有效。评估要根据五个方面:意识有没有恢复、瞳孔有没有缩小、面色是否变为红润、肢体有没有抽动、颈动脉和自主呼吸有没有恢复正常。原则上心肺复苏需要不间断地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因此,只要发现有人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就需要按照先胸外按压30次,然后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2次的步骤反复操作,5组操作之后,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或者专业的急救人员到现场后,再一次进行评估。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用于抢救由于异物阻塞气道,而发生急性窒息的患者。其操作方法是被救者处于坐位或者立位,施救者站于被救者背后,双手环抱被救者,一手握拳,用右手最硬部位,即大拇指掌指关节,顶于脐周腹部正中位置。另一只手的手掌按压于拳上,向上、向内快速冲击被救者腹腔,每组6-10次,此时可使胸腔压力骤然增加,有利于气道异物排出。

对于3岁以下儿童,成人版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显然不易操作,并且易造成儿童损伤,可采用倒扣法,即将儿童倒扣在施救者膝盖上,使其头部低于施救者膝盖,一手辅助胸壁,另一手在儿童背部快速拍击,每组1-5次。在拍击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异物是否经口排出。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抢救者以中指或食指放在孩子胸廓下快速向上重击压迫,重复,直至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