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医疗服务 > 医疗科普 > 医疗科普 > 正文

胃息肉真是胃癌先兆?关于胃息肉这些知识您必须知道!

发布时间:2022-08-05    阅读量:       来源:



常有患者看着自己的胃镜报告:“胃息肉?!医生,这个严不严重?会不会癌变?要不要切除……”究竟该怎么处理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胃息肉的那些事。

PART.1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凸出于胃肠而形成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说通俗了,就是胃黏膜表面长出的一块小肉疙瘩。

胃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可以达到十几枚、几十枚甚至上百枚。胃息肉的直径多数为几毫米,有时可见直径大于1 厘米的,直径数厘米的息肉十分少见。

PART.2 胃息肉的病因

目前胃息肉的病因暂不明确,息肉这一名称并不表示它的病因及组织学构造,只表示胃镜检查观察到的隆起物。

PART.3 胃息肉的分类

根据病理检查,胃息肉分为很多类,包括胃底腺息肉、胃增生性息肉、胃炎症性息肉、胃腺瘤性息肉等。

PART.4胃息肉会导致哪些症状

大多数散发性胃息肉患者不会有特殊不适的症状,其中胃息肉可能会合并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所以有些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上腹隐痛、腹胀、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数量较大,或者位置特殊(位于贲门或者幽门的位置),或有糜烂渗血等情况,就可能会出现腹痛、吞咽不畅、腹胀、黑便、贫血等症状。

PART.5胃息肉真的会向胃癌发展吗

胃息肉确实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但风险有大有小,不可一概而论。具体要根据息肉的大小和病理类型进行判断。

PART.6什么样的胃息肉要切除

增生性息肉

多位于胃窦部及胃体下部,癌变率较低,仅0.3%~0.6%。尽管癌变可能性小,如果直径大于1厘米,最好手术切除。

腺瘤性胃息肉

多发于胃窦部,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约占胃息肉的10%,癌变率可达50%,尤其是大于2厘米的情况下。有些家族性肠息肉病也会累及胃部,癌变几率较大。

PART.7 胃息肉的预防

这三类人群需高度要警惕胃息肉

1.有家族史的人群,家里有直系亲属是胃息肉患者的;

2.长期喝浓茶烈酒、爱吃烧烤的人群,胃黏膜受到损害大;

3.长期大量服药(如阿司匹林等药物)的老人等。

胃息肉的高危人群,饮食上应以吃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尽量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等,同时避免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的食物。

关于胃息肉的健康科普知识,您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