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愿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胃肠外科--蔡幸娟
从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我知道我的工作中永远是耐心与暴躁、责任心与得过且过相对立的场景切换,没有谁心中的天平会永远保持平衡。但愿我能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热爱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使命感。
这一天又是日常繁忙工作中的普通一天,刚从夜班手里接下一个肠穿孔的病人,并且疼痛剧烈。在医生与家属谈话之间,我按照医嘱先给病人止痛。但是在我为病人进行注射时,病人问我:“你们给我注射止疼药干什么,我这是穿孔引发了炎症,你们难道首先不是消炎吗?”我告诉病人:“因为您现在疼痛太过剧烈,所以先给您用一点止疼药,后续也会给您消炎,医生医嘱已经开了,而且医生已经与您家属谈话,您会马上进行手术治疗,请您放心。”虽然我在耐心地对患者解释,但其实内心里面也难免会有一些小抱怨,倒不是反感病人质疑我们的专业性以及能力,而是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在剧烈疼痛的情况下还操着武汉普通话向我说清楚了他是各个医院的常客,在疾病相关知识方面他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且为事业单位高级骨干的退休人员。简而言之——你们别想糊弄我,只要让我抓到你们失误,哪怕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一定不会放过。但是你们不能与我计较,我毕竟是病人。我在落实治疗的同时还在绞尽脑汁地思考怎样能让这位叔叔充分地相信我们,并能积极地配合治疗。思考中病人送入了手术室。
手术过后因为短期内禁食加上疾病的消耗,这位病人的话少了很多,但我知道他的不信任还是没有消除,而不信任时的话多或者更多的想法就是焦虑的表现。看来作为他的责任护士,我不仅要管他这个人还要抓住他的“心”,我暗暗地想。于是我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既往史:患者有糖尿病15年,所有术后饮食指导至关重要。不仅要吃好,还要兼顾血糖的管理达标。在患者未通气前我开始做这位患者第一次饮食指导的功课,同时每天我会耐心地向病人及家属进行手术后相关宣教,观察手术伤口的情况,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告诉他活动对进食对血糖控制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
两天后患者可以进食了,我来到病房,口气中带着些许兴奋地说:“叔,今天您可以进食了,从流质开始。”
患者疑惑地说:“我这么多天没吃只打针也挺好,吃了只怕血糖会高,不好控制吧?”
我说:“能够正常进食是好事,进食不仅可以给您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以后发生肠粘连肠梗阻。再说,您能进食了,您的血糖药物就可以正常使用了。还有,您现在可以吃什么我都给你安排好了,只要您相信我,按照我说的做,肯定没问题!”
“是吗?那好啊,我们今天就试试看。”患者说。
一个星期后病人好了许多,也有了精神,话也开始多了起来。一天,我照常进行治疗,换药换到这位王叔叔时,他突然对我说:“小蔡,这几天通过我的观察,我觉得你挺不错。做事耐心,也听我的诉求,把病人的事放在了心上。我每次问你,你也会认真回答我,替我解决问题,不敷衍我,我还是蛮喜欢你的,想让你当我干女儿呢。”他还说到:“我知道我可能平时事儿很多话很多,让人感觉麻烦,但是来到你们科室,你们让我感受到了细心与耐心,没有人敷衍我,我真的很谢谢你们。”五天后,王叔叔出院了,留下了两页满是肺腑之言的感谢信。我以为之后我们不会再见面,也渐渐将王叔叔丢在我待遗忘的脑海里。一星期后王叔叔再次来到医院拆线,这次他带着鲜红的锦旗,让我没想到的是,上面竟然有我的名字!大家开心地一起合完照后,王叔叔喊住我:“小蔡,有时间来武汉玩哦,王叔叔来接待你,王叔叔是真的喜欢你,以后我们也常联系哈,你就把王叔叔当你武汉的家!”
在漫长的护理生涯中,我将会护理许多病人,在他们康复出院后,我会渐渐将他们遗忘,以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中也再难以有交集,这位特别的王叔叔我们也会慢慢断了联系。但下次再遇到让我觉得“难缠”的病人,我会将心比心,我会换位思考,我会谅解作为一个病人的迫切以及口不择言,也许病人本身并没有恶意,只是当时病痛缠身,我需要你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对我的细心看护和专业的治疗,让我对你百分百信任,让我能够把自己完全交给你。总之,只要热爱这份工作,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在温暖的阳光下,我的白衣会因为我的热爱永远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