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与责任,伴我成长
儿科 马梦冉
说到爱、责任,还有成长,范围很广,但如果贯穿在我的护理生涯道路上,我认为是一个永恒、富有温度、深度的话题。从2015年到2021年,我在儿科呆了6年,也成长了6年,看着抗拒打针而哭闹不停的孩子,面对要求严苛必须一针见血的家长,从前的我以为,只要不换错药,不发生护理纠纷,就算得上一个合格的护士,对得起患者,也对得自己,现在看来,我从心底其实从未真正走近我护理的每一位患者。后来,我也做了妈妈,养育孩子的艰辛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责任,也让我对“人文护理”这个名词有了新的认知,故事就发生在我刚休完产假来上班那天……
那是个繁忙的早上,医生正在查房,我听见她正嘱咐47床的奶奶白天要多承担照顾宝宝的重任,让宝妈可以得到更多的休息,这样有利于产奶。我瞟了一眼躺在病床上这位和我我一样年轻的母亲,我主动向她打招呼介绍自己,可她她神色呆滞,仿佛不太想和我交谈,这时,奶奶从饭盒里端出一碗鱼汤对妈妈说道:“起来喝点鱼汤吧,下奶快。”听到这句话,宝妈突然情绪失控,怒吼了一声:“我喝的还少吗,还不是没什么用!”宝妈愤怒的声音一下把睡得正香的宝宝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奶奶连忙心疼的抱起孩子走出屋外。病房里只剩下尴尬的我站在原地,目睹这一幕,我决定与这位妈妈好好聊一聊。
我开始努力走进她的内心,向朋友那样对她说道:“人在睡不好的情况下是会做出错误的决定的,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不想喝那碗鱼汤吗?”
宝妈说:“我不是不想喝,实在是喝了也没有什么用,你不了解我的孩子,因为早产,生下来就住进了温箱,所在身体素质一直很差,出院后开始进行母乳喂养,但因为我的母乳不够,宝宝也抗拒吃奶粉,体重一直偏轻,不管用什么办法就是不行,加上这几天生病咳嗽,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我这个当妈的,真是急的头发都白了。”
我开始向宝妈谈起心来:“我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也是一位哺乳期的妈妈,你能和我说说,现在的状况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吗?”
宝妈说:“我越来越烦躁,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总是因为宝宝的健康问题感到忧虑。”
宝妈想了一会说:“嗯……也不算吧,最糟糕的应该是宝宝早产那段日子,想起来真是一段噩梦,因为意外导致他早产,当时以为再也见不到我的孩子了,那段时光每天都像在度日如年,天天以泪洗面,可我不甘心连面都没有见到就这样每天消极下去,我应该坚强的等着他回家,经过20多天的漫长等待,我们母子终于团聚。”
我夸道:“您可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您的宝宝也同样坚强,那和现在相比,是不是当下也没那么糟糕了呢?”
下班回家后,我立马查阅了一些权威医院微信公众号上有关母乳喂养的最新知识,总结出一些经验,利于夜间11点到凌晨1点这个时间段,在喂宝宝吃完奶以后再用吸奶器吸一次奶,这样可以刺激泌乳。我兴奋又期待的想把个方法告诉她,第二天上班后,我们加了彼此的微信,从那天开始,我专门设定好闹钟,到点就开始约上宝妈一起喂奶,互相鼓励,互相加油。
就这样宝妈按照我交给她的办法认真执行着,直到出院,宝宝从一夜要吮吸10次以上过渡到了5次左右,母乳量明显增多,宝宝瘦弱的小脸也饱满了起来,宝妈得到了更多休息,气色看起来更好了,婆媳关系也缓和了很多,宝妈真诚的在护士站和我道谢:“谢谢你,小马,那天你的开导对我很有启发,让我重拾了今后育儿生涯的乐观心态,也谢谢你帮我一起解决了喂奶这个大难题,你呀就是我宝宝的“护士妈妈”。我不好意思的说:“这些都是我能做的小事。”从那以后,我和宝妈成了好朋友,经常微信聊天,探讨最新的育儿知识。
通过对患者实施人文护理,我认为要有“四颗心”:要有“同情心”,没有一颗怜悯之心,你不会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冰山一角;要有“同理心”,将心比心,把患者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要有“责任心”,洞察、且能认真对待患者除了治疗以外的需要;最后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发自内心的帮助患者,不把“人文护理”当做任务完成。
是患者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付出比所求更加快乐,我不再是那个冷漠、无知、无为的护士,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一个有温度的护士,一起成长,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