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护理园地 > 叙事护理 > 正文

【人文护理,与爱同行】━2019人文护理专栏(十五)

发布时间:2019-07-15    阅读量:       来源:护理部


人文护理,与爱同行

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所谓的人文关怀满足的不仅是生理的需求,更是注重爱与被爱的需求

我们神经内科是一个温馨有爱的科室。在这里,有一种关怀是无私的;有一种爱是伟大的;有一种奉献是平凡的。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护士,她也许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雍容的外貌,可是却有一颗守护生命的的博爱之心,面对病人的无助,她始终义无反顾。

记得有这样一位80多岁脑出血的奶奶,因为偏瘫,不易翻身,大小便又必须在床上解决,所以她的床单位常常是湿漉漉的,臀部也总是被小便浸的红红的,而每每这时,她只会淡然一笑,不仅细心地为她擦洗更衣涂粉,还反过来安慰患者,耐心地与家属沟通,让家属给奶奶多一些的关爱与包容。她用真诚温暖着病人,当我们开玩笑似的问这位奶奶:“明天出院好不好?”她却用眼泪代替了她的回答,她不愿出院!那一刻,我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当时的感受。这份眼泪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它不仅是病人对我们的感恩,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向我们传达了人与人之间那份弥足珍贵的爱!这位奶奶后来出院时还说了这样一段话“干护士,你还有几年退休啊?你可千万别退休,等我死了,你再退休好吗?”原来爱可以如此厚重,能够承受起生命之托!

自2010年我院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工程以来,我科一直把亲情护理作为服务宗旨,把让爱永驻患者心中作为奋斗目标。在我们科室,大多数是留守、孤寡的老人,没有儿女陪伴,他们的内心总有一份对亲情的渴望。

有一位脑梗塞的李爷爷,经常在我们科住院,没有子女,因为中风一侧肢体又偏瘫,常年只和老伴两个人相依为命!那次到李爷爷家的随访,让我们终生难忘。因爷爷行动不便,奶奶重度耳聋,老两口平时很少出门,和邻居也没有什么来往,到他们家后,护士长打电话,按门铃、敲门喊了近40分钟,也没人开门,后来碰到邻居奶奶,她告诉了我们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爷爷前一个星期也耳聋了,两老现在几乎都听不见,唯一可试的办法就只有用竹棍敲窗户,希望他们会看见。抱着这份侥幸,在邻居奶奶的帮助下,我们不停地用竹棍敲打窗户,过了10多分钟后,门终于打开了。看见我们的那一刻,爷爷奶奶竟然像孩子般的哭了,颤巍巍地紧紧地抓着我们的手。她耳朵不好,每次说话声音都很大,那天,她拉着我们的手说了很多,她说:每次住院,他们都不愿回来,他们没有儿女,一回来,屋子里冷冷清清的,感到很孤独,只有在医院、在我们科室,我们和他们拉家常,真心的对他们好,让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感受到儿女般的温暖······

听到这发自肺腑的话语,我们的内心深深地被触动了。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我们听到了太多医务人员被伤害的事情,让我们很多医者对曾经视为神圣、崇高的职业产生了质疑,似乎看不到希望······但,我们从普普通通的干老师身上,从李爷爷和李奶奶的事情上,我们分明真切地感受到,只要我们对患者满怀挚爱之情,只要我们无怨无悔地为之付出奉献,我们就会收获人间最纯真的感情,因为,爱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人文护理,与爱同行!

神经内科 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