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读唤醒护理,那是在两年前刚入职的时候,新的时代对护士有了新的要求,那时候,对于优质护理的概念,是模糊的,仅仅停留在执行医嘱,关心病人这一块儿。读了《唤醒护理》一书后,我对护理的理解瞬间更透彻了,原来护理,真的不只是字面意思上简简单单的护理。
两年后,再一次翻开这本书,心境又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在经历了护理部制定的详细规培计划培训后,本人在专业技术,业务素质上均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够胜任科室交给我的各种工作任务,并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多次好评。我想,你能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要,患者便能给你一个价值展示的平台。这便构成了一个基本的供求关系,当这个关系达到了,双方就都有收获。
当我对这种供求关系带来的成就感乐此不疲的时候,又意识到了另外一个层面,当患者在院内治疗时,所有的正常要求均能得到合理的满足,在他们心里有疑惑的时候,总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说前几天急诊观察室内一位醉酒的小伙子,输液过程中呕吐少量咖啡色胃内容物,这时候患者家属非常着急呼叫:“我儿子吐血了快来人啊!”我忙赶到床边观察,并为其测量血压为122/76mmhg,脉搏为80次/分,患者面色以及口唇红润,呼吸均匀,呕吐量约20ml,有少量咖啡色液体,便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这是酒精刺激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引起的少量出血,请不要担心,血压以及脉搏都属正常范围内,在为您输入的液体中,就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请您不要太担心,如果呕吐量增多,或者是颜色变鲜红,请您再通知我好吗?”家属点了点头,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在院内,患者的疑问均能快速得到解答,站在患者或是家属的角度上,这更是一种安全感,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病情恢复是极其有利的。
那要是不在院内呢?再举个发生在昨天的例子,我的奶奶需要做假牙,得先拔出两颗坏牙齿,因为有我的陪伴,她较其他患者显得放松一些,治疗过程中也倒没有发生什么插曲,拔完牙齿之后就回家了。不料过了几个小时,奶奶给我来了电话,很急切的说:“孙子,这不对呀,我嘴里怎么两个这么大的洞,我越看心里越不安,这该不会长不好了吧。”我说:“不要紧的奶奶,这个洞会在2天时间愈合,45天左右的时间长好,近两天不要刷牙,注意饮食不吃太烫的东西,防止伤口出血,然后就等着伤口慢慢长,您就不要太担心了。”经过我的解释之后,奶奶才挂掉电话,我能感受到她挺放心的。
这时候我就在想,那么其他患者遇到了这种情况,情况又是怎么样呢?当他们有疑惑的时候,又可以请教谁呢?试想,如果患者的疑问得不到解答,那种担心足以让他的血压升高,吃不下饭,睡不安稳。然而护士一句简单的教育指导就可以解决“心病”。这也是一种治疗的延伸。
再联想到我们身边的情况,出院后的病人再想找医生咨询病情非常困难,如果护士能做好院前、院后的教育指导,情况就另当别论了。相信有经验的护士可以把这个角色扮演的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