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版 > 护理园地 > 叙事护理 > 正文

【人文护理主题演讲1-- 润物无声】

发布时间:2017-05-30    阅读量:       来源:急诊科:韩锋 指导老师:席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问世间,会有什么东西会比春雨更滋润心田?更鼓舞人心?

刚参加工作时,我在精神病医院上班,那里是监狱式管理。冷冰冰,阴森森,是我对那儿最初和最后的印象。为了保证病人安全,我从事更多的就是监管:起居,饮食,生活,治疗。人文关怀,对我而言,是一个模糊而遥远的概念。

后来,我来到潜江市中心医院工作。岗前培训,我第一次接触到人文关怀。“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护理专业内涵”,是我对她最初的印象。准备出诊,急救车穿梭在潜江的街道;搬运病人,任汗水,雨水湿透了我的衣服;勤勤恳恳,高度警惕,成了我的工作常态。然而,那一次,脑出血的病人因为躁动,我条件反射似的使劲按住了他的胳膊,病人终于安静了,胳膊上挽大的淤青却刺痛了我的眼,我这样做真的好吗?

3月5日,我参加了医院学雷锋活动,和大家一起慰问贫困户。走进一间小屋子,我惊呆了!也许“家徒四壁”已经不能再形容它了:破损的窗户,北风直接吹进屋;凌乱的电线,蜘蛛在上面安家乐户;残败的棉絮,大洞小洞密密如织。两位古稀老人,泪眼婆娑。他们的孩子常年患有精神疾病,在精神病院住院,可能永远也无法承欢膝下了,一说起孩子,老人家心如刀割:营养不良,他枯瘦如柴;失去常性,他遍体鳞伤;仰望天空,他呆若木鸡……

霎那间,我鼻子一酸,我在医院中的各种场景涌现脑海:为什么我从来没有从一个患者的角度来面对治疗?为什么我从来没有站在病人的角度来提高它的舒适度?作为一个病人,病痛的折磨已经让他痛不欲生了啊!

我变了,出诊时,我会帮溺水的病人脱去湿衣,盖好棉被;病人躁动时,我会握紧他的手,仔细地为他进行约束;转运病人时,我会安慰病人安慰家属,为他遮风挡雨;病人临终,我会整理好他的遗容,为他保留最后一份尊严。

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没有关怀的护理就好比一碗鲜汤,里面没有放盐;没有人情味的护患关系,只会让人倍感寒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会用无声之雨,细细滋润病人的心田;我会用温暖之风,轻轻拂化病人的忧患。明天,我会做得更好!